(资料图)
近年来报道的真核 Nav 通道的高分辨率 ( cryo-EM ) 结构在原子水平上对某些药物的作用方式 ( MOA )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Bulleyaconitine A ( BLA ) 是从乌头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治疗疼痛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活性成分,它位于 Nav1.3 结构中选择性过滤器 ( SF ) 的正下方,切断离子的渗透。然而,大多数以 Nav 为靶点的药物的准确结合模式尚不清楚。这些信息不仅揭示了临床应用药物 MOA 的化学基础,而且为今后的药物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由 SCN9A 编码的 Nav1.7 主要定位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被认为是疼痛治疗的重要靶点。Nav1.7 的功能丧失导致对疼痛的冷漠,而在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阵发性剧痛障碍和小纤维神经病患者中发现了增强通道活性的突变。尽管一些杰出的制药公司做出了广泛的努力,但大多数 Nav1.7 靶向候选药物未能达到 II 期试验的终点。Nav1.7 与临床应用药物和先导化合物复合物的结构细节可能提供分子洞察力,这将有利于合理的药物设计或 / 和优化。
BPV、LCM 和 CBZ 结合在细胞内门下方的同一位点(BIG 位点)(图源自 Nature Communications )该研究用以下药物对 Nav1.7 进行了结构分析。胞内门下方的结合位点 ( BIG 位点 ) 容纳卡马西平、布比卡因和拉科酰胺。出乎意料的是,第二个拉科沙胺分子从中央腔插入选择性过滤器。" 窗孔 " 是各种状态依赖性药物的流行场所。该研究发现长春花生物碱的合成衍生物 vinpocetine 和具有抗痛感作用的天然产物 hardwickiic acid 结合到 III-IV 孔,而 vixotrigine,一种镇痛药物,穿透孔域的 IV-I 孔。该研究结果建立了一个三维结构图,从现有和以前的结构中总结出 Nav 通道上已知的药物结合位点,该研究所报道的结构分析为合理设计靶向 Nav 通道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8942-3
本文来源:inature,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