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新区以创建水清岸绿的幸福农村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9年以来,高新区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行工程建设和管理管护并行,已完成4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区占比达63.6%,铺设污水收集管网280公里,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8座,设计日处理污水规模达1.1万立方米,助力创建水清岸绿的幸福农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秦岭保护区草堂营村污水处理站
建好“政策池” 制度保障“智慧治污”水平迅速提升高新区在政策与制度方面下功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巩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以“三分建、七分管”为理念,高新区先后制定、印发了《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验收办法》《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高新区黑臭水体整治长效管理办法》等文件,建好“政策池”,为长效机制夯实基础。在坚实的基础之上,高新区农村污水处理站全部采用社会专业机构运维,确保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持续性、稳定性、长期性。同时,高新区还搭建专业化管理平台,提高“智慧治污”水平。在信息化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中,包含排水系统一张图、调度管控、报表统计、巡检管理、故障管理、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模块。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及信息通信产业优势,提高污水治理和巡检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运维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污水设备管护效率。有了政策保驾护航、有了信息平台的硬件保障,高新区的污水治理触角就能够触及每一个“隐秘的角落”,监督力度持续加大,严防污水超标排放。目前,高新区每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执法抽查,查看污水处理站各项制度执行和建立情况、运行维护记录、现场设备运行状况、药品投放记录、药品存放现场管理情况、污泥处置台账、出水感观等方面,定期开展污水处理站出水监测,并不定期抽检污水站出水水质,严防污水超标排放。在《西安高新区环境和黑臭水体整治问责办法》中有明确的奖惩规定,惩前毖后、奖勤罚懒成为常态,将各街办和相关部门污水治理工作聚焦到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上来。自《办法》实施以来,高新区先后表彰治水先进个人108人次,鼓舞了各街办和部门干部的工作干劲,保证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按时保质完成。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新人满怀激情阔步前行,要在农村振兴方面有新作为,在污水治理工作上再上新台阶。自开年以来,高新区已开工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工率100%,铺设完成污水收集管网5公里,在倾力打造设施完善、幸福宜居、水清岸绿的美丽乡村,加速建设“四个高新”的奋斗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西安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展示界面
编辑:雯雯
X 关闭